雁门关 二维码
8
雁门关历史 我们通常说的塞外,塞北,就是指雁门关以北,历史上的昭君出塞,这个塞就是指雁门关。据说是因为大雁飞到这里,一次是飞不过去,要盘旋三圈,才能飞过去。也侧面反应了雁门关群山的高和关隘的险要。 雁门关并不只是一个关口而已,而是一座围起来的城,围城随山势而建,周长5公里多。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,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,合围处建有城门。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,起到屏障的作用。 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,东南有练兵的校场。西门外有关帝庙。东门外有靖边祠,祭祀战国名将李牧,现仅存石台、石狮子、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。 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。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,并建造了敌楼,烽火台等,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。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,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,该段长城全长5033米,墙高6-8米,底宽5米,顶宽3米。每隔120米左右,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,在险要的地段,还设置了堡寨、壕沟和暗门等。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,最终与外长城相连。 雁门关有东、西二门,皆以巨砖叠砌,过雁穿云,气度轩昂,门额分别雕嵌“天险”、“地利”二匾。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,巍然凌空,内塑杨家将群像,并在东城门外,为李牧建祠立碑。城楼与李牧祠,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。傅山先生所书的“三关冲要无双地,九塞尊崇**关”的对联也已被损。 雁门关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,门额嵌镶一方石匾,书曰“地利”。北门未建楼顶,门额嵌镶一方石匾,书曰“雁门关”三个大字,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:“三关冲要无双地,九寨尊崇**关。”关城之北筑有营房、东侧建置靖边寺,内有一对石狮、一竖石旗杆和一面石碑,碑文记述赵国名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丰功伟绩。东南方向设有练兵校场。 雁门关与宁武关、偏头关为内长城之“外三关”,这里峰峦叠蟑、山崖陡峭,关墙雉堞密集,烽堠遥相呼应,东西两面将老营、坷申池口、阳方口、东隆口、西陉口、匕楼口、大石口、石口、马兰口、茹越口、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,地势十分险要,为历代兵家征战之地。 雁门关旅游攻略 现在的雁门关修建了游客中心和停车场。游客需要在游客中心购买门票和小交通门票后,再换乘小交通才能到达景区入口,检票进行参观。在景区道路两旁都是本地村民开办的餐厅和客栈。风味独特,午餐可以在这里解决哦。由于是在山上,走路要留心脚下。爬长城上城门,要小心台阶。 欢迎大家来雁门关旅游观光。
|
|